查看原文
其他

强势推出农药行业2016年重要新闻,政策篇、国内篇、国际篇、市场篇、科研篇,整爆了!

2016-12-30 农信团队 农药市场信息

 

年度十大新闻


1. 127日,一号文件对外发布。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调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化企业对此反映强烈,一致认为农化行业发展必须适应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


2. 农业部对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细化实施方案,加强督促指导,努力实现病虫害综合防治、农药减量增效。一是加强监测调查,二是加强示范引导,三是加强农企合作,四是加强培训宣传。


3. 5月,农药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发布,确立了“十三五”农药工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了相关的产业政策和保障措施。规划的出台为“十三五”期间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有力地促进农药工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4. 5月,《农药产品二维码编码规则》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农药产品追溯体系中的二维码编码规则进行规范而发布的标准。


5. 农业部5月发布公告称,拟对2,4-滴丁酯等8种农药采取措施。不再受理、批准含2,4-滴丁酯产品的田间试验和登记申请。不再受理、批准含三氯杀螨醇产品田间试验、登记申请,自201871日起,全面禁止含三氯杀螨醇产品在我国销售、使用。将百草枯毒性变更为“剧毒”,不再受理、批准百草枯田间试验、登记申请。撤销含氟苯虫酰胺产品在水稻上的农药登记,自201871日起,禁止含氟苯虫酰胺产品在水稻上使用。撤销含克百威、甲拌磷、甲基异柳磷产品在甘蔗上的农药登记,自201871日起,禁止含克百威、甲拌磷、甲基异柳磷产品在甘蔗上使用。


6. 71日起,我国全面禁止百草枯水剂的使用,确保用药安全。


7. 9月,农业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445号公告,农业部决定对2,4-滴丁酯、百草枯、三氯杀螨醇、氟苯虫酰胺、克百威、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磷化铝等8种农药采取管理措施。撤销三氯杀螨醇的农药登记,自2018101日起,全面禁止三氯杀螨醇销售、使用。至此,我国全面禁用农药数量增加至39种。


8. 由中国化工集团下属沈阳化工研究院制定的两项创制新农药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顺利通过评审,开创了我国制定农药产品国际标准的先河,将助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杀菌剂“唑菌酯”提升国际竞争力。


9. 近两年,种子和农化行业里“巨头并购”频现。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资本运作之后,全球农资行业将呈现中、美、德三足鼎立之势。前有美国陶氏化学和美国杜邦两大公司合并,成为了仅次于德国巴斯夫的第二大化工企业,后有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收购了种子巨头瑞士先正达,如今又有德国拜耳公司以660亿美元收购美国孟山都公司。


10. 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习近平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十一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法自201811日起施行。

政策篇

1. 环境保护部近期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人民银行等14个部门提供了《环境保护综合名录(2015年版)》,同时向社会全文公开。在这份最新版综合名录中,共包括57种化学农药产品,较2014年版新增6种,分别是2-萘酚、灭线磷、磷化铝、氯磺隆、石硫合剂和对氯苯乙酸。


2. 国家工商总局对外发布《农药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自201621日起施行。原1995328发布的《农药广告审查标准》同时废止。


3. 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纪要》。会议共评审了农药品种23个,同意苯酰菌胺等14个品种的29个产品正式登记,不同意调环酸钙等8个品种的14个产品正式登记。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办法》已于20163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列出13类食用农产品禁止销售。其中包括使用国家禁止的兽药和剧毒、高毒农药。


5. 农业部4月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透露,今年在财政部支持下,农业部整合了35亿元资金,重点支持玉米的结构调整,用于“镰刀弯”地区的粮改饲和粮豆轮作的补助。


6. 5月,《农药产品质量分析方法确认指南》和《农药登记原药全组分分析试验指南》等3项农药质量行业标准101日起实施,3项农药质量行业标准的出台,完善了我国农药登记质量管理的要求,实现了与国际相关准则的接轨,填补了国内空白。


7.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以下4项农药领域国家标准,均自201711日起实施:由标准号可以看出,自201711日起,多菌灵原药国家标准将由强制性标准变更为推荐性标准。


8. 12月,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全国农药管理工作座谈会,将建立可追溯电子信息体系,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努力提高农药残留管控水平。加快修订《农药标签和说明书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农药电子追溯码监管制度,对高毒高风险农药实行“全程留痕”。


9. 12月,黑龙江省官方发布消息称,根据最新修订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将在该省行政区域内全面禁止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以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农产品。新规自201751日起施行。


10. 为进一步加强氟虫腈产品登记管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11月在广东召开氟虫腈产品登记管理研讨会,会议围绕我国氟虫腈使用现状、面临问题、管理建议等进行了研讨,专家对进一步加强氟虫腈登记管理提出了许多管理意见或建议。

国内新闻篇

1. 15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京清宣布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变动的决定:宁高宁同志任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免去刘德树同志的中国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2. 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会见了来访的陶氏益农全球注册法规与登记事务总监理查德·梅科克一行,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3. 22日,捷报传来,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30亿美元收购全球农化巨头先正达,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对外宣布,已经同意通过公开要约收购瑞士农化和种子公司先正达。不过,该交易尚需有关国家的反垄断审查和批准。


4. 农业部深入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2016年开始将创建600个示范基地,集成示范病虫综合治理、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措施与统防统治组织方式有机融合、集中示范,辐射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


5. 4月,央视关于常州“毒地”事件的报道引爆舆论,主要涉事企业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被置于风口浪尖,以致于深圳诺普信深陷常隆化工“毒案”,原本欲收购常隆化工的江山股份也因此事对后续收购产生影响。


6. 20165月,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杀菌剂产品20%噻唑锌悬浮剂与宁波沂辉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在泰国农业部批准登记,用于水稻作物。这是国内创制产品在泰国首次通过完整的安全评估获得主要作物的正式登记,具有重大意义。


7. 河北省衡水天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私自生产农药中间体噻唑烷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国务院发函督促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


8. 第十八届中国专利奖评选结果公布,中化集团下属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氯氟醚菊酯重要中间体“ZL200310122496.1一种拟除虫菊酯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9. 赊销导致资金链断裂,山东除草剂巨头山东侨昌破产重整。作为业内除草剂巨头,也是山东最大的除草剂生产商,山东侨昌的破产重整令行内人士感到震惊。


10. 由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创制、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天然源杀菌剂丁香菌酯获准农业部正式登记,标志着我国水稻稻瘟病和苹果腐烂病等防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国外新闻篇



1. 美国环保局发布了一份新的关于传粉昆虫的初步风险评估,报告称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对某些传粉昆虫存在威胁。


2. 加拿大计划自201661日起停止批准农药的条件性登记。这是加拿大提升农药监管制度公开性和透明度的重要一步。


3.在美国设有连锁店的德国超市连锁Aldi Süd近日成为欧洲第一家禁止出售使用过对蜜蜂具有毒性农药的农产品的大型零售商,上述农药产品包括新烟碱类农药吡虫啉、噻虫胺和噻虫嗪等,欧洲和美国的一些农药零售商也开始逐步对这些使用过具蜜蜂毒性农药的农产品关上大门。


4. 澳大利亚目前只有4家主要分销商机构,分别是LandmarkEldersAgLinkCRT。这几家分销商几乎垄断了当地植保市场,其市场份额高达74%。只有非常少数的种植者从其他更小的分销商或者独立商店购买植保产品。


5. 印度中央农药登记委员会(CIBRC)决定禁止18种对人体健康有害农药的使用。这是印度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地一次禁用农药行动,包括苯菌灵、甲萘威、DDT、二嗪磷、氯苯嘧啶醇、倍硫磷等。


6. 美国环保署(EPA)认为,持续使用氟苯虫酰胺将导致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要求企业按照最初的条件登记要求,自愿取消登记。


7. 新西兰环保署对一些杀虫活性成分作出禁止或限制时间使用,具体为:自201671日起,新西兰将禁止进口或生产含杀螟硫磷或甲拌磷的植保杀虫剂;到2023630日,将禁止使用含有苯线磷、甲胺磷、丙硫磷和特丁硫磷的植保杀虫剂;到2028630日,禁止使用含二嗪磷的植保杀虫剂。


8. 美环保署(EPA)发布任务,希望一劳永逸地解决草甘膦是否致癌的问题。多年以来,关于草甘膦是否安全的话题,产生了许多观点冲突的报告。20169月,美环保署曾发布一份独立的报告指出,在2年的研究之后,草甘膦被认为“不太可能对人类造成致癌威胁”。


9. 美国环保署禁止72种惰性成分在农药中使用,之后,需要使用这些成分的生产商需向EPA提供相关研究信息提证明其安全性,EPA会在评估后决定该成分是否可被继续使用。


10. 根据哥伦比亚的提议,鹿特丹公约化学品审查委员会(CRC)达成一项协议,同意将克百威330g/L悬浮剂列入公约Annex III列表下极危农药制剂产品。此外,CRC还完成了两种具有高度毒性的农药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的指导文件,这两种农药用于防控多种作物中的虫害。

市场篇

1. 纵观2015~2016年的麦田除草剂市场,双氟磺草胺时代俨然来临。苄嘧·苯磺隆配方除草剂因价位低,对猪殃殃有好的防效,已主导市场多年,是大部分市场上的主流配方,但随着抗性播娘蒿、抗性荠菜、恶性猪殃殃等杂草的逐年增加,唑草酮、二甲四氯重新焕发生机,占领了一部分市场;双氟磺草胺更是异军突起,短时间内含双氟磺草胺配方的除草剂便占据了大半壁江山。


2. 欧盟委员会建议对肥料法规进行修订,重点发展生物刺激素,以推进欧盟循环农业发展。有专家预测,生物刺激素将迎来全球发展机遇,最大市场将在中国。


3.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农药开始逐渐增多,但品种相对较少,效果仍需检验。在现阶段,通过不同活性成分的复配,是防治小麦赤霉病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4. 目前在国内获得登记的515个种衣剂产品中,登记在水稻上的仅有57个,远低于玉米、小麦等其他大田作物的登记数目,水稻种衣剂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挖掘。


5. 2016年农化市场的焦点,在产品方面吡唑醚菌酯无疑是杀菌剂市场的热点,价格混乱和无序竞争在所难免。登记企业很多,但实际开工生产的企业少之又少。整个吡唑醚菌酯在全球市场主要的销售,70%在南美,亚洲只占3%,中国市场的吡唑醚菌酯市场空间远远没有得到开发,吡唑醚菌酯未来的增长空间不可估量。


6. 近年来,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防治这两种病害的农药市场显现商机,国内外农药企业都盯上了这块“肥肉”。


7. 2012年全球种衣剂销售额达22.87亿美元,目前仍以超过10%的年增长率在快速发展。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市场40%以上的种衣剂登记作物为玉米,约27%为小麦,棉花约占17%,水稻仅占11%左右。显然,水稻种衣剂的研发和推广相对较弱。


8. 烟嘧磺隆仍有很强生命力,近年来,由于安全剂的添加让其重新焕发生机。另外,随着农药管理的加强以及人们用药水平的提高,降低其残留、延缓其抗药性等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


9. 2022年全球麦草畏市场价值将达到5.21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3%。从作物类型来看,麦草畏市场由谷物和粮食作物、油籽和豆类作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所引领。全球增长的人口对油籽和豆类作物市场需求旺盛,预计该市场将成为麦草畏除草剂增长最快的作物市场。


10. 未来三年草铵膦市场供不应求局面将进一步恶化,而草铵膦生产工艺的技术壁垒很高,相关企业很难短期内大幅扩充产能,由于存在明显的供需失衡,所以短期内很可能会出现价格失衡状况,2017年价格上涨有望超预期。

科技与产品篇



1.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治理恶性杂草的农药创制开发,所属12个研究内容日前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该课题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国家农药创制开发技术水平,有利于支撑我国绿色生态农药的研发与产业化。


2.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棉花害虫研究组与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发现了棉铃虫对Bt作物的抗性新机制。研究人员发现,棉铃虫Bt毒素受体基因ABCC2的变异可以导致其对Bt作物产生高水平的抗性,但这种变异显著增加了抗性棉铃虫对另外一种生物毒素阿维菌素的敏感性。


3. 浙江农林大学生物农药高效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对阿维菌素产生菌和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的基因进行改造,构建出了新的工程菌,并从该工程菌产生的代谢物中分离出了新的大环内酯化合物——天维菌素。


4. 一种既能提高种子抗病虫害能力,又对人畜和环境不产生毒害与污染的生物型种衣剂在浙江省首创成功并得到大面积推广。该生物型种衣剂以生物活性菌为有效成分,可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的种子包衣。专家认为,生物型种衣剂属国内首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此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


5. 名为“纯中药制剂植物源生物农药5%香芹酚水剂”系列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其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先后获得农业部植物源生物农药新药正式登记证以及工信部核准颁发的生产批准证书。目前科研团队已建设完成一条年产值亿元的生产线并已投入生产。


6. 记者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芽胞杆菌新资源挖掘与生防菌剂创制应用”研究通过院士专家组成果评审,该项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表明我国芽胞杆菌农用研究获得新突破。


7. 困扰世界100多年的一道科学谜题——棉花红叶茎枯病病因,终于被驻运的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张慧杰团队破解。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今年4月份的中国植物病理学顶级刊物——《植物病理学报》,为棉花红叶茎枯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8. 严重威胁杨树产业的新病害——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有了克星。北京林业大学科技部门发布消息说,该校专家经过4年研究,在病原、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病原物检测和防治技术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


9.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义琴通过对4个成员的活性比较研究发现,一个新的成员GAFP4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最强的抑菌活性,且带有胞间质定位的信号肽可以明显增强抗性。这项研究成果为通过植物基因工程手段攻克棉花黄萎病提供了可能。


10. 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研究显示,纳米技术可显著提高农药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国农科院预计,在病虫害防治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全面推广使用纳米技术,可降低农药投放量30%以上,每年减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50万吨,大幅度降低农药残留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还有更多精彩,请继续阅读

 ✦【关注】农药残留新国标正式颁布实施,有较大突破

 ✦【关注】全国30个省区农作物种植数据都在这

 ✦【头条】环保税2018年1月1日开征 倒逼企业减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